在迄今爲止規模最大、最多樣化的衰老研究中,端粒長度被分析爲年齡相關疾病的标志。這個基因組項目,成人健康和衰老的遺傳流行病學研究(GERA),旨在增加對一系列問題的遺傳基礎的理解。
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資助,該項目包括一個大規模的基因分型項目,整合了縱向臨床和健康數據。在調整了影響端粒長度的一系列人口統計學和行爲因素(年齡、性别、種族、教育、身體活動、身體質量指數、吸煙和飲酒)後,端粒長度最短的個體與死亡率增加之間存在顯著關系。
“我們發現,與端粒較長的人相比,端粒長度在最短的10%的人在端粒測量後的三年内死亡的可能性高出約23%,”首席研究作者凱瑟琳·謝弗說,她是凱澤永久基因、環境和健康研究項目的主任。
凱澤醫療機構/UCSF·傑拉研究的初始階段測量了加利福尼亞州10多萬人唾液樣本的端粒長度,這些人的平均年齡爲63歲,并分析了他們從健康調查和電子醫療記錄中獲得的曆史健康相關信息。
100,000人的大型隊列研究證明了端粒長度和健康的重要性,并爲繼續研究端粒生物學和長壽之間的聯系提供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