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萬物皆有度量,小到細胞尺寸,大到生命長度。本文中,我們要介紹的主角就是度量生命長度的“細胞生命時鍾”,端粒。
端粒是位于真核生物染色體末端的,高度重複的無義序列。細胞每分裂複制一次,端粒就縮短一截。當它縮短到一個臨界點,細胞便發生周期停滞,走向衰老或凋亡。可以說,端粒通過不斷地犧牲自己,來保全基因組的穩定。
近日,頂尖醫學期刊《JAMA内科學》發表了一項史上最大規模的端粒研究。
該隊列研究納入了40-69歲的受試者,共計472432名,揭露了端粒長度與疾病、死亡之間的聯系,爲我們科學丈量端粒長度,有效調整抗衰策略提供了參考意見。
研究依照經PCR法測定的外周血白細胞端粒長度(LTL),将受試者按端粒從短到長分爲4組。
在長達14年的調查随訪中,一開始端粒長度較長的受試者明顯活過了那些端粒長度短的人。相較最長組,端粒長度最短組受試者的全因死亡率,驚人得高出了76%!
高齡、男性、肥胖、吸煙、飲酒均與端粒長度較短有關,但相關性比較微弱,這與先前研究的結果相符。
端粒長度不僅決定着剩餘陽壽,還關系到死亡原因:
端粒長度縮短與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尤其是肝髒疾病)、肌肉骨骼疾病和新冠肺炎死亡率增加相關;但與癌症、神經系統疾病的死亡率增加無關,這同先前的一些研究結果有所出入。
值得注意的是,極短端粒長度與造血系統惡性腫瘤、膽管炎、類風濕關節炎、藥物或生物制劑引起的死亡息息相關。
端粒長度的縮短會導緻一些疾病的發病率增加,但同時也使另一些疾病的發病率降低:
端粒縮短,發病率增加的疾病Top 10
端粒縮短,發病率降低的疾病Top 10
長端粒則與一些良性腫瘤的發病風險增加相關,這可能是由于端粒延長減少細胞衰老,從而促進了良性病變區增生。
需要指出,雖然端粒長度與某些疾病的發病率之間存在一定的關聯,但這隻是提示我們注意這些疾病發生發展的可能,并不代表通過一定的科學手段延長端粒,就能預防或治療上述列舉的疾病。
明确這一前提後,咱們結合本研究來看:如果發現端粒明顯短于同齡人,應該進行哪些操作:
No.1
趁早戒煙酒
被傷過的身還可以愛誰
短端粒與炎症後肺纖維化、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煙草相關的呼吸系統疾病發病和死亡風險提升有關;同理,與飲酒相關的肝髒疾病也有類似的發現。
此外,鼻咽癌、口咽癌、喉癌等與吸煙、飲酒相關惡性腫瘤的發病率也在短端粒人群中顯著升高。
這意味着,短端粒和煙酒對疾病的發病可能有“1+1>2”的影響,如果端粒已明顯較短,早日戒煙戒酒才是明智之舉。
No.2
警惕血液惡性腫瘤
《藍色生死戀》不美
端粒是細胞有絲分裂的生物标志物,它的長度也承載着細胞的增殖史。外周血白細胞端粒長度除了可反映全身端粒長度,還反映骨髓自身增殖的壓力。
LDL短,骨髓增殖壓力大,更可能在外界環境的“二次打擊”下誘發血液系統疾病。某種程度上也能解釋爲何骨髓異常增生綜合征等血液系統惡性腫瘤更青睐老年人。
短端粒的人更需警惕血液惡性腫瘤的危險因素,如電離輻射、苯類物質(常見接觸石油、裝修材料、染發劑等)……
No.3
發現炎症,遏制“燎原之火”
炎症與短端粒可能互爲因果,絕大多數因端粒縮短而導緻發病、死亡風險提升的疾病都與炎症機制有着密切聯系。
炎症尤其是慢性炎症,其實離我們并不遙遠,年紀變大、肥胖、長期抽煙、壓力過大、高糖高脂飲食等不健康的生活習慣,都會導緻慢性炎症。端粒長度較短的朋友應及時識别感染、自身免疫、代謝紊亂等加重急慢性炎症的因素,針對性地予以治療。
No.4
小心用藥,切莫服藥變服毒
短端粒顯著增加藥物不良反應及相關死亡風險,因此端粒長度較短的朋友在使用不良反應明顯的藥物時應更加謹慎,積極配合醫生做好藥物不良反應相關監測,尤其是心血管毒性藥物。